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恶汉 > 第四七七章 四猛八大锤(五)

第四七七章 四猛八大锤(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四七七章 四猛八大锤(五)

眼见着仲秋即将到来,长安城中,却是人声鼎沸,热闹无比。

京兆出兵,董俷出人意料的出现在陈留。消息传入长安的时候,整个长安一下子变得沸腾了!

自建安元年,董俷占居长安以后,八百里秦川好一派繁荣景象。

自高祖刘邦约法三章,夺取了天下。汉律法相对宽松,也造就了一大批贪官污吏,百姓苦不堪言。而董俷在占领长安之后,把他从甘、王、白三家手中得到的秦律典章全部运抵长安。

秦以法制,秦律严苛。

话是一点都不假!也幸好,董俷麾下并非是以儒家为主,儒道法墨,兵农阴阳,九流学派的士子,各有千秋,隐隐形成了一个学术极其繁荣的景象。董俷无甚喜好,但是却也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他命人以秦律为基础,在法家的学术之上,融合了各家精华。

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各家学派,同时又是取长补短的律法,长安人将之称为。

当然,董俷并没有大规模的去推行,而是一点一点,小心翼翼的将这律法在治下各地推行。

厚厚二十卷律法,要想全部推行开来,也许需要百年,甚至更长久的时间。

潜移默化!

董俷曾在泰平三年时,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这个观点。并且刘辩也参与其中。董俷当时说:“初平五年,我和广元、曾次还有马峤大人在氐池确定了科举之法。原本在当时,这科举之法就能马上执行,可是我们担心大家对新生事务的排斥,于是小心翼翼,用十年时间过渡。

如今,科举大兴。

虽然不能说举天下人欢迎,但至少在关中,在我们的治下,少有人会来抵制。

对于任何陌生的事务,人们总是会予以排斥,乃至于抵制的态度来面对。因为不熟悉,会让大家感到不安。大秦律法很好,可是推行过于急促。三秦自商鞅变法,而后二百年时间,才使得这八百里秦川的老秦人接受。而关东六国,法纪松弛,猛然施以条条道道的规范,总难以接受。

我曾仔细研读过三秦史料。

秦法很难严苛吗?未必……秦法于官员的确严苛,但是却能让百姓收益。即便是当今汉律,也有许多秦律的痕迹在里面。如果当年,秦始皇能徐徐推行秦律于天下,又会是什么结果?”

董俷这一席话,在会议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可不管是反对也好,赞成也罢。董俷的主张,往往都能得到刘辩的认可。于是在承明殿有意识的推广中,将一部集合太学院庞德公、黄承彦等无数人心血的律法,缓缓的散播出去。

科举就是其一。

董俷遇刺,许久不曾露面。最担心的人除了已经得到了实惠的关中百姓之外,就是准备秋试大考的国子和生徒。

所有人都知道,董俷活着,他所制定的律法就能继续得到执行。

可万一他不在了……

当董俷在陈留出现的消息传来,满城国子生徒欢呼雀跃。当然,有人高兴,也就有人难过。

前方战事,错综复杂。

谁也不会想到,董俷用金蝉脱壳之计,悄然离开长安。所以,在董俷生死不明的那段时间里,总有一些人跳出来搞风搞雨。如今董俷的消息传来,昔日搞风雨的人,可就紧张起来。

巍峨清凉寺,图澄和一群宗室秘密聚集在一间密室中。

外面有清凉寺护法邓展,领着寺中二百僧兵巡逻。而密室里面,气氛却是格外的沉重和压抑。

“诸公是否已做出决断?”

图澄语气森冷道:“前些时候,诸公的所作所为,肯定都落入了凉王的眼中。现如今,他不在长安,督战关东。可这长安城的风吹草动,又怎么可能不知道?现在凉王没有任何表示,却不代表他以后不会做出反应……一俟凉王横扫关东,回转长安时,也就是秋后算账之日。”

刘和阴沉着脸,“图澄,你莫要说这些没用的话。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且先说明白,你今日把我们找来,究竟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是和我们说这些,你说完了,我们也该告辞。”

图澄连忙起身,“皇叔,这又何必?我这话,不是还没有说完嘛!”

刘和说:“那你说,我们听着呢。”

“其实,我请诸位王公前来,意思只有一个:情况很糟糕,是反戈一击,还是束手待毙?只看诸位大人如何决断。束手待毙,唯有一死。反戈一击的话,说不定我们还有一线生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