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第在去英国的路上,对拿破仑的态度有些奇怪,他认为拿破仑领会了他的意思,肯定意识到中国要对俄国动手,而法国要对俄国动手,这已经不是一个秘密,只是迟早的问题而已。
根据林第的猜测,时间不会太久了。因为近一年来,拿破仑一直在阅读关于俄国的所有资料,俄国的风俗习惯,俄国人写的小说,关于俄国的东西,他都在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显然拿破仑在努力让自己尽快了解俄国,林第不认为这是兴趣,西欧人都有些看不起俄国,认为俄国的一切代表了野蛮,从俄国的农奴制,到俄国的风俗。
因此,如果拿破仑要对俄国动手,得知中国也有此打算,那么为什么不尝试跟中国结盟呢?
看不起中国?这个念头在林第脑中并没有出现,因为这是18世纪初,不是19世纪末,大多数人接受的还是伏尔泰那一套思想,尽管也有卢梭等人批评了中国,但大家只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当中国的丝绸制品、瓷器和南京布椅子受到热捧的时候,谁会认为给世界提供如此多精美商品的国家,是一个野蛮落后的国家呢?
即便是在法国,大家对中国的印象也普遍很好,除了直观的看到中国精美商品之外,还因为那些在中国的学者团队,不断发回一些对中国赞美的文章,这并不是夸张,也不是周琅给了他们赞助费,只是事实而已。他们的评价也算不上奉承,他们将中国评价成古典社会的巅峰,并且正在迈进现代。
而且就算法国人变得傲慢了,变成了老子天下第一的白人至上主义,拿破仑应该能够认识到中国的国力啊,他们的学者可是公开在法国的杂志上赞扬过中国的生产力的,认为中国的熟练工匠比整个欧洲加起来都多,中国的兵工厂在规模上一点都比不法国的小,而且只要中国人愿意,随时都能扩大到法国的十倍以上。
至于士兵的军事素养问题,已经不需要用击败俄军来证明了,三千中国军官在法国軍队中服役,法国人并没有让他们率领法国士兵,而是将中国人组成单独的軍队,名义是方便指挥。林第对此跟拿破仑交涉过,按照周琅的意图,是要把这些军官全部打散到整个法军中,目的是让他们更深入融入法国軍队,从最细微处感触这个时代最强大的陆军。
在林第的坚持下,法国人依然没有将他们打散,而是采取了一个这种的办法,三千军官以一百人为单位,组建了三十个营,在法军中作战。这些中国军官团已经证明了他们的能力,不管是纪律性,还是勇敢精神,他们都不比法国人差,甚至在顽强的意志方面,还胜过绝大多数法军。已经多次得到拿破仑的表彰,同时在法国报纸上登上过头版。
这样的军人,加上足够的武器生产,比整个欧洲还多的人口,拿破仑怎么可能认为中国不值得结盟,但拿破仑就是没提,除非他不想跟俄国开战,否则现在就该进行外交准备了,毕竟中国远在地球的另一端,临时联系的话,时间根本不够。
带着这些疑惑,林第踏上了英国的国土,拿破仑对英国进行封锁,法国港口上找不到一艘去往英国的船只,走私者抓到后直接处决。可是拿破仑的弟弟,路易执掌的荷兰,却是欧洲的走私中心。
英国在其占领的,距离欧洲大陆近在咫尺的岛屿赫尔果兰岛上,除了驻守英国舰队外,设立了近50个商站,常住3000人;每年经该岛运往大陆的商品总值达1.8亿法郎,连法国的商人也秘密到此购买工厂所需的原料和消费者所需的殖民地产品。而从赫尔果兰岛岛上起航的商船,目的地就是荷兰。
林第作为一个中国人,倒是颇为欣赏拿破仑这种封锁政策,在这一点上,拿破仑跟中国皇帝似乎在水平上不分高低,都觉得贸易可以击垮对手,其实这种封闭往往只能击垮自己。
林第去英国,也是为了谈西班牙殖民地问题的,这是他最后的努力,一旦无法达成,中国在西班牙殖民地问题上,就不得不跟英国站在对立面。在这一点上,林第很讨厌英国,他觉得英国人似乎管的太多了,西班牙的事情跟英国有什么关系?英国偏偏要发表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