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长男子眉毛一挑,也不多言,和年轻男子一起下船去。
道士将那两凶人遣走,码头上顿时又恢复了热闹,着急赶路的人纷纷往那停船处涌去。
道士返回到岳长卿这边,这时候陈行雨已经醒了过来,也喝了水,脸色恢复红润。从岳长卿和老管家口中也得知是道士救了自己,陈行雨看到道士过来,连忙还礼致谢道:“多谢道长救命之恩。”
道士微微一笑,道:“小兄弟客气了。”
说着,道士打量了陈行雨一下,问道:“小兄弟这是要登船出行去?”
陈行雨道:“不错,小生正是要前往秀阳县游学,并参加秀才考试的。”
道士点点头,道:“哦,原来如此,正好贫道也要去往秀阳县,便与小兄弟同行可否?”
“当然可以,欢迎之至、欢迎之至!”陈行雨还没说话,老管家就急忙笑着抢先了,他刚才可是看到了,这道士可是神异得很,反掌之间救了自家少爷不说,三言两语就劝退了那两个凶人,这本事可是大得很。有他同行,那这一路,少爷那不得是顺利的不行啊。
老管家都这么说了,陈行雨也有这个打算,便也表示了对道士的欢迎。
接下来,道士便和岳长卿五人互相认识,岳长卿等人这才知道道士名叫夏岩松,来自长隆国的太极门。
长隆国与大晋接壤,两国的关系世代友好,得知道士夏岩松来自长隆,岳长卿等人对他的好感就更多了。
诗云“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又云“一壶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从古至今,离别总是伤人怀的。岳长卿和陈行雨两位少年年岁不大,但像今日这般的离别还是头一回。两人在长堤头细述衷情好一番,才依依惜别。
“长卿,我走了,你要好好保重啊!”陈行雨、老管家和道士夏岩松三人站在船头上,陈行雨一边招手,一边大喊。
“行雨,早去早回啊!”岳长卿也是一边高举着手一边大喊。
看着陈行雨乘的小楼船愈行愈远,久久不愿离去的少年岳长卿这才叹息一声,转身打算离开。
“岳长卿,不去学塾了?”宋芸儿站在他旁边,瞥了他一眼,问道。
岳长卿一惊,看了下时辰,刚好到辰时。岳长卿从怀中拿出一本书,书名《小学》,是陈行雨临走前给岳长卿的。陈行雨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已经研读数年了,不用书都能倒背如流。所以就决定送给岳长卿。
岳长卿也不含糊,欣然收下。之后陈行雨还一再交代,让岳长卿有时间就别忘了去学塾,多听听先生们讲的课,结合《小学》的经义,好融会贯通。
岳长卿当然欣喜的答应。
“宋芸儿,我现在就去学塾,你别再跟着我了。”岳长卿说了一句,飞速的往学塾跑去。
宋芸儿气得一跺脚,对小丫鬟道:“萍儿,走,我们回去。”
看到岳长卿总算走了,小姐也不跟他在一块儿了,萍儿心情大好,道:“好嘞,小姐!”
春夏之交的时节,已经白天长过晚上了。到晚上休息的时候,跑堂、除卫、招待客人、照顾栀子花和艾草、打铁、挥剑……忙碌了一整天的少年岳长卿在自家房子里聚精会神的看着今日离别的好友、陈行雨赠送给自己的书。书名《小学》。
这是一本所有蒙童入学识字后都会学习的基础课程,属于普遍性的课目,但对于贫苦少年岳长卿来说,他这还是第一次系统的接触基础知识。所以他看得有些吃力,很有些字哪怕他知其形,却不知其意。
所以岳长卿告诉自己,哪怕再慢,都不要心急,一步步来,总能慢慢吃透的。就像练姐姐要求的练剑一样,坚持和重复,总有一天能有结果。
少年看了一会儿,觉得已经到了自己今天的极限了,就又开始了练剑。这一次少年换了一个剑势挥剑。
昨天的剑势是李弗饮教的第一个剑势,今天李弗饮依然是蹭了林家客栈晚饭,便继续教两个孩子练剑,教的内容就是一个新的剑势。
岳长卿双脚并拢,人站得笔直,他一手并指指天,一手负于身后。保持这个姿势后,岳长卿那指天的手还在在挥剑,挥的还是那面壁墙上的第一道剑痕。
以这个姿势挥剑,很累,百下过后,岳长卿就感觉手臂酸胀。不过岳长卿还是忍住难受的感觉,继续挥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