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看好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看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论道报的总编张名尹拿着骨瓷茶杯,似笑非笑的道:“汤总编,你就笃定朝堂诸公不会来稿?”

报纸行业除了当初张昭在弘治皇帝面前说的,最终由通政司向天下公布的约法三章,还有一条潜规则。

那就是,但凡朝廷官员实名投稿不得拒绝其稿件。

这在当初也是想保证:报纸不会阻塞言路。免得科道言官们盯着报纸弹劾。如今变成了一种特权。

当然,不管怎么说,如今报纸的编辑们还是拿到一些舆论权。

“哈哈。”

几名和论道报关系不错的报纸总编附和的笑起来。

这个报业协会本来就是行业自律性质的协会。共吸纳如今在报社镇中办报的十六家报纸总编。就算汤玄策作为发起人,想搞一言堂基本没可能。

汤玄策三十四岁的年纪,微胖,容貌普通,嘿嘿一笑,道:“在下是为诸位考虑。别到时候被打脸喊疼。张总编,你的论道报没少成为笑料吧?”

张名尹脸上青气一闪,皮笑肉不笑的道:“哟,看来汤总编是有内幕消息,说来我们听听。”

汤玄策对分散坐在雅间中此刻冲他看过来的总编们拱拱手,道:“以在下看来,这第二次拍卖会必然成功有三点。第一,降低保证金,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

第二,每次起拍的债券价值由一万两降为最低五百两。这有利于更多的人冒险参与其中。

第三,张伯爷亲自在京中主持拍卖事宜。他的份量,可比皇家银行的卢员外份量更重。”

汤玄策的话有一定道理。不少总编都在点头。

单凭张伯爷的名号,至少能在京师中募集十几万两银子吧?这位国朝名将可不单单是兵带得好,堪称商业能手。只看东城的发展、繁荣就知道。

最赚钱的产业都在张伯爷的控制中。

然而,汤玄策的话音刚落,文学报总编李梦阳就“耿直”的道:“汤总编,八百万两的债券不是那么容易卖的。你吹出花也没用,关键在于大宁都司是否有金、银矿。”

“是啊。”

“李总编说的是。”

汤玄策恨不得用眼神当刀把李梦阳捅几刀。你麻痹的!区区文学报,日发行量不过一千余份。早晚弄死你。

不说真话会死啊?

初十的下午,张昭带着由研究三院铸造出来的“袁大头”进宫面圣,畅谈一个时辰才出来。

弘治十五年七月中旬,张昭当时还在蓟州镇的各出营寨、堡垒到处跑,弘治皇帝下令铸造一批弘治通宝,就是铜钱。这让张昭想起“袁大头”来。

自古以来中国就缺铜。在明代用银本位之前,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使用铜钱作为主要货币,而汉唐时都是缺铜缺到想死。

此时,明朝依旧在通行通宝,只是流通的不那么频繁而已。铸造某个年号的通宝,更多的是作为皇帝登基后的一种仪式。

现在民间的货币,大部分使用白银交易。更小额的交易用之前几代皇帝发行的铜钱就够用。还有朝廷大量发行的宝钞:一贯当十文使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