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汉室风云 > 第四十三章 吕后跪谢周昌

第四十三章 吕后跪谢周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正月十九日,漫天飞雪,说起长安的雪却是和去年一样下了一个冬天,山峦、湖海、村寨之中全部一个白。今日的雪下得分外大,眼前两米之外瞧不得别人何样,雪里刚留一窜脚印,眨眼间回头看时却找不到印子,雪中呼啸的厉风如刺一般生疼的打在人面,蒙蒙天空一片阴霾,人心也多了几分凉瑟和凝聚。宫内的场院里半个时辰内积聚了数百大臣,不论文武皆面色各异,见面未来得及话叙长短便三五几人急急的围在一起,面色慌张互说主意,“此事如何办理?”“明公作何说法?”“不论陛下有何心思,我等皆须维护国本。”“是嘞是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数位大臣轻声议论着即将朝拜皇帝的事情,聚在一起商议好之后便整理衣装分先后次序陆陆续续的进了前殿。原是前数日间,刘邦因千番思忖如何让如意代太子一事而愈加烦闷不已,竟半月不见朝臣。朝中各大臣皆以自己门道探得皇帝心思正和他们所想一致:皇帝欲废太子,立赵王。

萧何为官首,得知此事后坐卧不安,以前就知道皇帝一直欲废太子,近日更甚。萧何晓得废太子乃动摇国本之大事,他为丞相需得发挥辅政大臣的作用,那便是协助皇帝攘外安内,即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废太子一事关系国本,萧何不敢大意,此事不仅是吕、戚二人之间的仇怨,更是危急汉室存亡的大事,废太子可能引起后党的反击造成宫变,北边匈奴也有趁势南下的可能,如此说来,攘外安内的基础便是国本的顺畅和安定。诸臣听说关于皇帝欲废太子的消息后,不等丞相的召集,皆将心提在喉间陆续拜访丞相府商议对策和立场,萧何只有一个意思:保持国本,拥护太子。诸臣皆为此意。文武结好对策却不敢进宫强劝,诸位不过是私下合成一股力量拥护太子,此并非吕后党,皆因历朝历代立嫡立长制度决定。

正月十八日,朝臣接到皇帝消息:明日进宫议事。翌日时候,诸臣急忙草草见了面,皆称此次皇帝的召见有可能是关于太子的废立问题,大家担忧之际便再次坚定几日前的商议之后陆续进殿,一位年轻宦官关了殿门后便神色慌张一路小跑在通往长乐宫的路上。诸臣趋步进殿,却见皇帝仿佛在榻上坐了很久,案子前的熏炉里的熏香几尽,面色较为温和的目视一圈群臣,便将繁琐的礼节一概拦下,诸臣未行大礼赶紧分班站好。一时,殿内分外安静,似只听得殿外雪花咯吱落下,诸臣心内却紧张而波澜,皆埋头不敢起先说话是因为大家皆知今日皇帝召会的目的。诸臣互相之间低头目视一番又各自站好。

刘邦早已扫得群臣今日异样,不如往日多言,一个个皆若缩头龟没个活力。刘邦反倒笑开了,“嗨哟!诸臣工受冻嘞?却也非春夏明花,为甚萎靡蔫状?”诸臣皆目视彼此而更自躬身埋首不语。刘邦蹙起眉头,搓了鼻子思忖片刻,眼前一亮便立即挺直腰板急问萧何,“几日不朝,朕莫得闻听外事,可有乱乎?”萧何出班一步拱手从容道,“未也,只是民心更聚罢了。”刘邦唏嘘一口气,连说,“便好便好。”刘邦面似犹豫,故手遮半颊作挠之样又急扫一圈文武,只抿嘴而不好开口。诸臣皆小心视之而愈发安静,殿内竟无一丝声响,静的出奇。

“朕便直说了。”刘邦见气氛沉闷便兀然一语,他晓得今日是必说此事。半月之间于宫内思索换太子一事,不仅源于戚夫人对他的死缠烂打以及吕后对戚夫人和赵王的一些,更是由于刘邦自己对太子一直以来的不满意,太子性格过于仁弱而不动权术谋略,本身不似大丈夫的豪情万丈,也比不上刘邦自己的无赖洒脱。刘邦回到关中便暗自调查了太子在关内所做的事皆出自吕后之谋,太子并无反抗也无自己的意见便全部接受;刘邦回到关内后,太子虽有三或五日一朝自己,自打骂了太子之后便再也不见他的踪影,问询之后却是太子徘徊殿外不敢见自己,刘邦当时恼怒太子的懦弱,便更坚定废黜之心。刘邦知道废立太子有难度,但他为皇帝,是最后的决策人,只要他一口死扛着不接受大臣的劝谏,那么赵王有可能被立为太子,于是他愿意赌一赌。刘邦见诸臣齐齐抬头若受惊一样昂高脖子看着自己,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却不知他们为何动作如此一致,便微前倾了倾身子,腹内计划一番才于安静之中若闷夏季节突然一声惊雷似的说道,“朕欲废黜皇太子,改立赵王。”

话音未落间,朝臣皆已一片哗然,于台下骚动有间,皆摇头表示不可以。萧何收拢大家意见立即出班拱手严肃而正色奏道,“不可不可,此事甚大,关系国本,万万不可动此念。”群臣立即附议,“陛下三思,国本顺畅,内外调和;太子无错,不可废黜。”数百大臣齐齐出前一步拱手奏劝皇帝,声若洪钟震响殿宇。刘邦早猜得会有此情形,倒也没太不悦,举手隔空稍稍安抚,“诸臣工听朕一言:国本,国之基石与根本,类于择梁柱,其必自身壮而强,才可做柱石顶起明堂殿宇;若其自身短小柔弱,必不能做顶梁柱,恐其周边之柱皆分其光辉分其力,以便取而代之,支柱之力被代,能谓顶梁柱么?知其不可为而使其为之,则明堂殿宇危矣。有人曰: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为择所而后错之,错险则危;如何避错,不过就是慎择君。梁柱之木孰强孰弱,比较一番便罢;若人也如梁柱可比较,孰强孰弱,诸臣工皆知,奈何顽固至此强守一句祖宗规制而不随时局变动。有错则改益万代子孙,若诸位明知其不可为君,还要为了祖宗规制顽固到底,不是朕骂诸位,而是诸位本为迂腐臣被写进历史,为后人笑。”刘邦一番滔滔大论这才作罢,见群臣哑然一片,他略有得意。

刘邦还未完全笑开,便听一人洪亮道,“臣虽国戚皇亲,摒私情而道公论,陛下所言缪矣。国本类于梁柱却非等同于梁柱,立嫡立长延续千载不变,陛下若否定此规则是否定祖宗之制。”刘邦一瞧,正是连襟樊哙,没想到他今儿个倒是出来挺快,出来顶撞自己倒是出乎意料的。刘邦咬牙眯眼未瞧得片刻,又有留侯张良出班奏劝,“陛下慎思之,朝外南强北劲,若国本动摇之事传入胡人之耳则危矣。”群臣皆蠢蠢欲劝皇帝,刘邦先其一步对张良道,“君侯多虑矣,此为我内事,出殿则卿等绝口若瓶,胡人如何晓得?”“陛下一念关乎天下,太子贤明不可随意更改。”张良再次强劝,群臣也都目光汇聚张良之身,个个翘足竖耳寄希望于他,希望刘邦能够如往昔一样听从张良意见。刘邦面有尴尬不悦,与张良目视良久,二人目光之间若似暗战与埋怨,张良探得刘邦已心生不悦,他那如虎豹的眼睛里早已氤氲起怒意,一番较量之后,张良主动退败站回原位。刘邦也顿时无话,抓了案子上的点心无意吃着,他深知张良的话代表群臣态度,再要狡辩也是无益,便暂作停歇以作打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