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恭枵自请入京觐见后,朱由检为显重视,随即将贴身太监李二喜派去开封迎接伴随,以示对这位亲王的礼遇。本以为顶多月余便能见到这位在后世中颇有贤名的堂兄,没想到李二喜这一去便足足有数月的工夫。
因为每天都有无数的大小事情缠身,朱由检慢慢地把这事搁到了脑后。直到数日前接到锦衣卫禀报,周王已至京师近郊,再次上本请求觐见,他这才记起来还有这档子事。
在礼部及鸿胪寺官员将周王迎入客馆安顿好之后,朱由检遂于几日后抽空召见了朱恭枵。
在行了一跪一叩的大礼后,朱由检温言吩咐给堂兄看座,朱恭枵推让一番后恭谨的坐在了锦墩上。
“王兄自开封千里奔波至京,一路着实辛苦,朕观王兄虽逾知天命之年,气色却着实不错。朕登基已逾十载,终日间忙于国事,虽心念与诸王之亲恩,但却碍于祖宗之规,始终无法得见,今日与王兄终得相见,也算了却了朕一件心事。王兄既已入京,那便长驻一段时日,王兄但有所需尽管开言;朕会着有司相陪,王兄可趁此夏末秋初之际好好游览一番京师风光!”
朱由检微笑着对朱恭枵开口道。
“有劳圣上挂碍,臣身子尚可,只是渐渐年迈而已。臣无事时常思之:圣上自即位以来,励精图治、廓清御内、扫荡群丑、善待子民,我皇明终现复兴之像,我朱家列祖列宗泉下有知,亦当含笑矣!臣观圣上近年所为,实有大胸襟、大气魄,将来所创之功业定会远超太祖太宗!臣身为太祖一脉,亦是甚感自豪与欣慰!臣此次得见我皇,亦因我皇开恩,摒弃祖制陋俗,使臣得以于有生之年得见王城以外之天地,此举开创我皇明两百余载之新意,臣内心涕零之下,亦觉此生无憾矣!”
朱恭枵说完后起身对着御座上的朱由检躬身深施一礼。
他这番话半是恭维半是真心。不管他朱家天下将来维持到何时,这件事与他都没有多大关系。但对于一个相当于被判无期徒刑,并服刑多年后突然遇到大赦的人来说,终于从数十年困居的方寸之地走出来,那种终得自由的激动心情是平常人无法理解的。
从这一点上,朱恭枵还是对朱由检十分感激和钦佩的。更改祖制可不是一般人敢去做的,尤其是对于防诸王如同防贼一般的皇帝,能做出允许亲王出藩地的决定,可真是需要极大的胸襟和魄力。
“王兄快快请坐。朕始终以为,血脉亲情不能随意割舍,倘有际遇,便应予以加之;祖宗当初之规亦是因时而定,岂不闻世易时移,规制虽繁多,但亦应与时俱进方可,若全由祖制,那今世之人何享前人之不能享?况我朝祖制曾与诸王良田万亩,可现今诸王田地几何?由此可见,祖制优存劣改已是势在必行,否则将遗祸与子孙矣!朕今不过三旬之龄,尚处有为之阶,当趁尚有余力之时,兴利除弊,以使我皇明万亿子民安居乐业,亦使我大明江山得以存续下去。王兄等诸王之行举若有益于朝廷者,朕亦会不吝赏之!大伴,给王兄续茶!”
说了半天没营养的话之后,双方终于进入了正题。
“臣既是请见圣上,那自是已知圣意。恕臣直言,臣此次京师之行,沿途路过数十州县,亦曾路遇不少流民,其情其景让臣心下惨然,亦使臣对王城以外之百姓处境有所知晓。近年我大明数省遭逢流贼祸乱,又遇天象偶有不合,故此方生些许乱象。目睹众多百姓终日活于食不果腹、苟活乞命之下,臣亦生怜悯之心,思及平常之钟鸣鼎食,始觉其来之不易,更知圣上思虑国事之艰难!思前想后臣亦痛下决心,臣自愿以名下田产若干奉于我皇,以略解我皇抚育万民之忧,以尽臣子之本分!恳请圣上收下臣之心意,使臣能以报天下!”
朱恭枵说完后起身施礼道、
他这番言行是题中应有之意,要不然朱由检哪会让他离开封地,至于朱恭枵具体能献出多少田产来,李二喜整日旁敲侧击也未打听出来。
“甚好!王兄果然乃深明大义之臣子!此举令朕激赏不已!若天下诸王皆能如王兄般明事理、通世情,还有何事能难得住朕?我朱家血脉果是与众不同,王兄此举堪为诸王之表率也!那王兄此番愿意献出田地几何?想来应不是小数目!朕倒是甚期之!若王兄如朕所料中那般慷慨,那朕亦绝不小气,王兄但有所请尽管讲来,但凡合理,朕无有不允!”
在不知道周王的标的之前,朱由检也没把话说满,总不能你只拿出几万亩地来,我就答应你所有条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