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穿越到燧皇时代 > 第十七章 重建家园需时日

第十七章 重建家园需时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既然你们都同意了,那柯儿我就提议一下具体的事项。五叔是否应将部落族人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军中的主力壮勇,趁着天暖,在新家园建设房舍,储备物食,以为居住;第二部分,其余壮勇带领大部分俘虏播种田亩,以应农时;第三部分,几个部落领事,带领妇孺和少量饲喂牲畜的俘虏,到三叔部落暂避一时,大家以为如何?”我分析着说道。

“很好,我认可。”大盟主附议道,大祭司点头认可。

“我没异议,我将率副旗,带领军壮建设家园,大农办带领一哨军壮指挥俘虏播种豆菽和大麻,驿畜办协助典大主妇(向东到山脉尽头部落——莒国盟主的族妹,敬奉神牛),前往三哥部落,安顿妇孺、牲畜。”五叔明确地说道。

议罢,众人分头开始忙碌起来。

随着洪水的消退,河下游独嫦人的偷袭也需要进行防范。父主随即带领着五叔部落的妇孺缓缓向三叔部落行去,我重新套好牛车,陪同大祭司和左右库办,以及我的外姨,赶着牛车往主部落方向而去。匆匆路过六叔的部落,我们没有停留,继续向西总计行驶了不到三个时辰,就回到了主部落。

大祭司先行回祭祀院安歇,让右库办陪同我和外姨回到房舍。右库办将情况说明清楚后,帮我卸开驾辕的奔牛,骑着它回去了。我的两个妹妹高兴地拉着外姨的手,问长问短,外姨一边支应着她们,一边很有眼力价地干着物事。

这下可好了,我娘轻松多了,我姨有伴了,两个妹妹等于增加了一个无微不至关心她们的保姆,我在房舍里倒成了一个局外人了。

等新鲜劲儿过后,两个妹妹缠着我,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

原来,我不在房舍的这段时间,她们还真是成果丰硕。二囡先抢着介绍她的收获,只见她拿着一张桑树皮,用炭条在上面画着七七八八的符号。

看着类似于后世己巳口等字符(估计刻录出来,口字就变成四方洞了),再加上两个反方向的符号,共计五个符号。再以此为基础,在上面加一横为高八度,下面加一横为低八度,构成的十五音阶音符,演奏时,一符一音没有长短变化。我看着树皮上的记录和二囡的讲解,真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这可是在距今七千多年前,我们中华文明就已经有了系统的乐理了。

“二囡真了不起,不愧是家里一叶女的大音乐家。”我敬佩的一拱手。

“还没完呢,哥哥你仔细看,这是一个五音率的音符,我们后世都是十二音律的,我们正想把它丰富一下。但是我和大囡吃不准,是按照后世的方法重来,还是依托这个扩展?”

二囡想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我觉得各有利弊,按照现在的方式扩展,能够能更快地适应,如果按后世的简谱或者五线谱重来,就需要对过去留存的一些乐谱重写和重新教授。”

我想着后世也是简谱和五线谱并存,看了一眼大囡,一拍脑门,说道:“不如就让它们并存,用现在的己巳谱(我起的名字,正好是祭祀的谐音)完善延续着历史,再用数字的简谱便于连音、颤音、滑音等的表示,更重要的是,大囡的会计记账也需要数字记录,毕竟它方便一些。”说完我得意地看着妹妹们。

二囡是一脸的兴奋,大囡却若有所思的自语道:“阿拉伯数字虽好,但是有很多拐弯,不便于在树皮上刻记。”

哦,看来汉字的数字表示方法是有原因的,它横平竖直更便于刻记,祖先的发明创造饱含着丰富的社会实践,阿拉伯数字更适合于用笔做记录。

“那好吧,阿拉伯数字的事先缓一缓,等到写字方便了再说吧。”我若有所失地念叨着,毕竟在树皮上用碳条写字很容易擦花了,看不清。

“对了,哥,我们可以把碳磨成粉,再加上松香油和水制作成墨不就行了吗。”大囡思索着说。又接着说:“用的时候磨成墨汁,用鬃毛笔蘸着写字多好,写的字干后也便于保存。”

看来这确实是个办法,有时间我要好好在这方面研究研究,工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对了,哥,大囡也有很多了不起的物事,要和你说。”二囡拉着大囡说道。我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大囡。

“干嘛这么看着我,没见过女人吗?”大囡瞪了我一眼,愤愤的说道。

我看着大囡是一脸的疑惑,二囡在傍边嘻嘻的窃笑着。

大囡接着说:“是这样,我和二囡这几日整理了数百册桑皮书,统计了各种物事记录符号大约500多个,数字记录的办法你已经知道了,日期记录方法很有意思,它是以观象台的建成日期为基点,之前叫先神时期,一般是按照人物和大事编记,比较粗,上可推到火祖开年(估计就是燧皇的先祖了)。自开祭之日起记录的比较详细,共计346年,几乎每日一记,不过每年都有断档的时段,记录者在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时候,当日无法刻记。好在,近47年以来无一漏记,看到记录上讲,是因为祭祀院搬到了山丘的坡上,各种灾害影响不到记录。还有,记录的符号也是越来越丰富,47年前也就是百十来个符号,表示稍微复杂的意思就需要各种符号罗列堆砌起来,横竖行的概念也不是特别明确,很多意思需要和祭祀院的人一起来猜测,确定下来后再重新刻记,现下,只是刚刚开始进行古册整理翻刻的工作,虽然枯燥,但过得很充实。”

“那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日期呢?”我一脸好奇的问道。

“大囡别告诉哥,让他先猜猜。”二囡调皮地说着。

“我猜一年一定是中间一个圆,外面画个圈,地球围着太阳转嘛;一月是一个弯弯的芽,一日就是一个圆”,我睁眼瞎说着。

“哥是个大笨蛋。”二囡拍手跳叫着。

“你想啊,树皮上能刻圆码?竟瞎猜。不过也靠点谱,一月是一个朝左或朝右的三角形,一日是一个四边菱形,一年是两个三角上下顶尖倒置着,就像后世电脑的沙漏,估计和计时器有关。”大囡微笑着解释道。

“对了,我还没见过他们的计时器呢?”我遗憾地叹道。

“哥,我见过了,在观天台后面有一个大房子里,有架空的大小漏斗用竹管连着,有专门的竹梯登爬,顶上的大斗盛满用麻纱布筛过的细河沙,做成沙漏,分级计时,祭祀院有专门的时录,还是一柱男呢,进行倒沙和记录工作。”二囡得意地说道。

“就你嘴快,你嫁给时录得了。我觉得用沙漏比用水的滴漏要好,起码冬天不会结冰。”

大囡笑怪着接着说道:“还有就是在下面沙漏的上部,横着一个杆子,外头有一个木块,只要沙子积满上推木条,木块就会落到下面的木碗里,半个时辰的计时就到了。调整一下上边沙漏的木管,对准另一个木斗就开始下一次记录,地面上铺着兽皮,可以把散落的沙子,收拾起来再继续使用。每到半个时辰,祭祀院的时录们都会及时地在大神殿两侧台阶上悬挂记时牌,白天十二个牌辰(大约是后世早7点至晚7点),牌上的字和后世的十二地支相仿,字迹有点像天干地支里面挑出来的十二个简单的字。晚上十二个鼓更(与后世一百多年前略有区别),牌晨和鼓更统称为时辰。计时牌分成一大一小,大的按时辰悬挂,小的在半时才挂,大牌有一人多高,上书具体时辰,小牌也就三十公分宽大,画着四边菱形的‘日’字。大神殿内正中矗立的雕边刻兽的牌位,上书四个大字——燧明先祖。前方放在竹篾托盘内的桑皮页上刻记录着部落纪年,今年已经是第346年了,当然先祖创设之年从树皮记录推断,应该已有近万年了。”

这可真是说者娓娓道来,听着津津有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