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芳双眉微蹙,看了眼汪氏又看了眼冯氏,最后低下头来。
唐明兰没明白汪氏那句话的意思,还在嘴里低声骂了几句,冯氏瞪了她一眼:“咧咧啥?那是你嫡亲的亲侄女儿,是老四的亲闺女,以后把你那脏嘴洗洗,多抹点儿蜜,不会哄人以后就别回娘家来。”
“娘!”唐明兰觉得明明自己站在亲娘这边,亲娘却不知好歹数落她,她脸上一红,赌气甩手出门:“我去看大嫂有没有要帮忙的地方,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就不留这儿碍您老的眼了!”经过唐明芳的时候,她又把小妹也拉起来:“走走走,咱们不是唐家人了,还厚脸皮留在这儿讨人厌做什么,跟我出去帮大嫂子。”
唐明芳也不耐烦在屋里看着母亲和嫂子们算计自己家人,便跟着出去了。
“呸!果然是女生外向。”冯氏冲着两个女儿的背影吐了口唾沫。
唐万山收了烟袋锅子,背着手也朝外头走。
“你又要去哪儿?”
“外头转转,这屋里头闷气。”唐万山懒得再听老妻叨叨,成天算计这个算计那个,唐家本就是个土鸡窝子,就算拿金子砌个窝那也出不来凤凰。
至于从外头绑回来的孙女,唉……他叹了口气。
不过如果能重来一回,就算当初他没病倒,为了唐家,只怕还是要委屈她们娘儿俩的。
唐万山站在院子里头,看着这青瓦灰墙的宽大的宅院,看着头顶上蓝湛湛的天空,鼻间有花香草香泥土香,看着满院子跑的,身上穿着簇新衣衫鞋帽的娃娃们,再次叹了一口气。
舍了她们俩,才能换到现在这些东西的话,就算心里再过意不去,他那时也是会点头的吧。
唐万山沉默地将烟锅在鞋底上磕灭了,出了院子。高大的背影在明艳的日光下显得有些佝偻。
唐万山这一走,屋里只剩下冯氏和长子并两个儿媳,气氛顿时松快了许多。
唐明德挪了身子,坐在母亲身旁说:“娘啊,快说说,你这心里到底是咋想的?还有,那唐小鱼怎么成了知府大人的干孙女了?这进屋这么长时间,怎么也没听你们哪个提到过这事儿啊!”
冯氏白了他一眼,冷声道:“我咋知道,那丫头肚子里弯弯绕绕不知道多长的肠子,说话哪句真哪句假就没个定数。回头你先回衙门里打听打听,宫里头赐的银子是不是真的不能动?别被那丫头片子给唬着了。咱们这么多大人,要是被那丫头给唬得不能动,那才叫笑话。”
唐明德连连点头:“知道知道,您说说看,她说的知府干爷爷是不是韩大人?就是过年就要回京里头入阁的那位韩纶韩稚圭大人?”
冯氏点了点头。
唐明德“噌”地从椅子上蹦起来,两只手搓了又搓,嘴里不时嘟囔几句。
田氏只关心着小鱼带回来的银子和那还没到手的田产,并不关心大伯在寻思着啥,汪氏却是明白的。
唐明德是家中长子,打小头脑灵活会读书,唐家二老一门心思都放在老大身上,指望着他能念出功名,给唐家改换门庭。头二三十年家里的那点收成都供他读书了,可惜唐明德小聪明有,但大能耐没。考了十几年才考了个秀才出来,再想更进一步就比登天还难了。
后来见他也实在没那个本事再去考举人,唐明德便在县衙里谋了个文书,做了县吏。但男人总是想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他营营汲汲这些年,虽然巴结着知县,但到底手头没什么本事,做人下属直不起腰来。若是这侄女拜了知府大人为干爷爷,唐家与韩家结了干亲,那唐明德可不是巴结上了一棵大树?这树可比小小的涪川知县要粗壮不知道多少倍了。
“韩大人年后就要回京,听说是能当阁老的,那可是一品大员啊!”唐明德面颊泛光,激动得嘴唇直哆嗦,“若是有韩大人在下头说几句话,我的考绩便不用发愁,说不定来年我也能混个一县主簿做做。那可是有实权的位子,便连知县老爷也要礼让三分的。”唐明德说着便坐不住了,这就要去找唐小鱼说道,让她在韩纶面前替大伯父美言。
“你给我回来!”冯氏叫了一嗓子,“那事只是她自己个儿说的,都不一定做准。她一个野丫头,不过仗着拾了几个野果子种出来得了好处。要根基没根基,知府大人凭什么收她当干孙女儿。等过个几年,连皇上都不会记得有这么号人在,你还指望靠着她去跟知府大人攀关系?”
“咱家小鱼也算是于国有功之臣,韩大人看得起她,认个干亲也属正常。咱们更该趁热打铁,攀牢了关系。等转年他一走,咱们就算攀也攀不上了啊。我可是小鱼的亲大伯,我的前程好了,咱们唐家将来才更好,您说是不是?”唐明德说。
汪氏低头轻咳了两声,对冯氏说:“娘啊,这些先不提,四弟的事儿,可要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