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明末乞活 > 第一百九十章.延安府

第一百九十章.延安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过也正因为农民军把活不下去的那些贫民都卷走了,这时候城内的生存条件还算好了点,一些举家逃亡或者被罗汝才张献忠等杀了的地主家土地被洪承畴分给贫民耕种,稍微缓和了下严酷的社会矛盾。

官军对招安的农民军还是很排斥的,就算报上名号清泉都指挥使,守门的官军还是冷着脸一副冰块模样不让进,最后递了十两银子,李铁柱带着麾下八十多骑等在城外的客栈里,这才让剩余二十个亲兵跟着车队进了城。

城里倒是恢复的差不多了,被砸,被烧毁的店铺,庄园被修缮了一大半,大街上行人也不少,南来北往的商贾再一次担着沉甸甸的货物来来往往。

别看陕北穷的吃不起饭,不过商机却是很大的,从这里往北的土豪世家把货物贩运出口子外,贩卖给占据河套平原的蒙古部落,一口铁锅往往能卖出去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还有盐巴,其他铁器,布匹,衣物,每样东西都能谋取暴利。

不过这生意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这些能走的开的世家土豪往往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点就是和边军挂靠上关系,或者干脆就是官军系统中的人,不然的话不用出关,已经让如狼似虎的边兵把货物抢掠一空,人也扣个通虏罪名砍了,第二点就是必须有一定武装力量,蒙古部落也不是啥善茬,十几二十人的商队出关就是羊入虎口,就算出的去也得让那个时代的蒙古人杀个一个不剩。

如安塞马贼高迎祥就是做着出塞的生意,他手下骑兵众多,马就是和蒙古部落贸易得来的,并且长期与蒙古马贼厮杀中,淬炼的尤为凶悍。

好有不少活不下去的饥民也是寻找机会干脆逃出陕西,去草原投靠蒙古部落,在草原上垦荒,这种人口迁徙的社会现象从明中期就开始了,一直到清末才结束,有一个着名的称唿称此现象,就是走西口!

宋青书看这生意其实也是眼红的紧,可惜他没路子,也只能担当一个供货商角色,看着滚滚红利直眼馋。

不过就算供货商中,宋青书如今也算个暴发户规模了,原本街上的居不缺杂货铺子,老李头粮店,塞北楼,赵铁尺布庄如今都是他的了,跟洪承畴特意打了一声招唿,半条街的铺子都被他要了过来。

这年头,最肥的果然还是官商。

当初占据延安府时候也收留了不少本地人,尽管人被拦在了城外一多半,不过进了城宋青书还是如鱼得水,先去居不缺把带来的香皂先给卸下来,然后是赵铁尺布庄,熘达了一大圈,就连二十辆三轮车也被放在店里卖了,一行人最后在宋青书的老本行,塞北楼扎下了脚。

延安府毕竟太偏了,也不像西安城那样中产阶级众多,这塞北楼就没再做快餐生意,还是如同传统的酒楼子一样,只接席面,不过每天出出入入这塞北楼,倒是多了些面担子。

南米北面,面食在整个陕西可是有着几千年史了,大唐时候就有汤饼,胡饼,煮饼,大唐官宴上还有一种用槐叶磨碎了和面,用水冰过的凉面,而这个时代,最出名的莫过岐山臊子面了。

不过宋青书手下这些面担子可和别的同时代面食铺子不同,他的面可是后世不管那个城市,大街小巷几乎都能看到的一种美食,兰州拉面!

相传兰州拉面是清末马保子所创,以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而着名,这面也简单,早晨在塞北楼煮几大铁锅的羊杂汤,合上一大堆面粉,每个师傅挑着个大担子,一面是炉子里热着羊杂碎汤,一面是和好的面粉与面板,碗筷,谁要是想吃,拉面师傅几分钟之内现拉一碗面,然后搁炉子里一过,撒上点牛肉丝,和后世差不多香喷喷的拉面就出了炉。

走街串巷的十几个拉面师傅,在这延安府倒是,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据说还有附近的县请他们过去,还有豪客愿意为他们开面馆子,俨然已经成了陕北名人了。

不过,宋青书费心弄出这么个东西,可不是为了赚钱的,他这个龙头一到,街上还挑着担子到处叫卖的拉面大师傅忽然“材料用尽”,开始三三两两的向塞北楼撤了回去。

到了塞北楼,留下采薇接着抄书,宋青书赶紧扔下稿子落荒而逃,在一间后院隐秘的房间,宋青书仿佛个佛爷一样冷着脸端坐着,而一个拉面大师傅则是恭敬的弯腰在他面前侍立着,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了这些天他所得到的情报。

谁能想到,一个个面容和蔼的大师傅,居然是间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