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九十八节 给颗甜枣

第三百九十八节 给颗甜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万多秀才刚进入军营,在教官的棍棒下开始学着做一名军人,杨潮就出发赶往苏州。

跟苏州大豪族号称读书第一家的顾氏,御医世家陆家,吴中第一家之称的吴家,以及王氏、钱氏、彭氏等等当地豪族会面,邀请这些豪族在苏州府衙商谈。

“废除丁银!本督不要人头税!”

杨潮对豪族们意气风发的说到。

这就是杨潮给的甜枣。

大明赋税制度,是从唐朝实行的租庸调制继承而来的,收税有两大根据,第一是土地,第二是人丁,纳税分为土地税(田赋),人口税(户税),所以叫两税法。

户税收取也是不同的,大明朝将户口分为上中下三等,很显然这些豪族大都是上等户,不过名册上他们可能是中户甚至下户,当然这是因为他们有手段。

不过杨潮请来的这些一等一的豪族,显然无论如何都不能是下等中等了,因为那实在是太明显了,而他们每一家都是大家族,要缴纳的丁银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财。

因此这个甜枣还是很甜的,能让大家少缴纳至少一成的税银,加上免除了三饷,豪族们发现就算他们将隐匿的土地登记入册,缴纳的税赋也不比以前多。

但是这不是杨潮真正的目的,杨潮真正的目的还是给那些最穷的人肩负,不强求让所有人小康,但是你得让所有人都饿不死。

许多贫穷百姓,或许因为某一代祖先发达过,然后被定为上等户,就要开始承受沉重的税银,承受不住就逃走或者卖身大户为奴,然后子孙后代隐匿身份变成黑户。

大量的隐匿人口甚至比隐匿田亩还严重,因为田地总归是在哪里的,而人口是活的,完全能够藏起来,因此后世康熙摊丁入亩之后。大量人口浮现了出来,在经过长期战乱后,突然人口猛增一大半,比大明朝最鼎盛士气人口还多。被人认为是康熙盛世的体现。

现在苏州府在册人口两百多万,光是苏州城就将近一百万了,在大多数人都居住在农村的时代,显然苏州府不可能这么点人,可以说苏州城中那些光靠给人打工为生的雇佣劳力。大多数都是黑户。

没人愿意变成黑户,这些大户人家宁可缴纳丁口银也会给自己的子弟上户口,因为没有户口就不能科举,只有穷的过不下去的百姓,才会宁可舍弃科举这个唯一让他们能够翻身的希望。

虽然大户人家自身不隐匿子弟,但是隐匿人口跟他们关系是最大的,绝大多数隐匿的人口都是大户人家的家丁、仆役和长工,如果免除了丁口税,这些隐匿的人口能够登基出来,苏州府的人口翻一倍都不是没有可能。

因此减免人丁税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的穷人。

不过这个甜枣还不够。

“本督计划用三年时间。将江南粮赋降低一半!”

这才是大甜枣。

杨潮无意在土地上大肆搜刮,清丈土地不过是一种调整手段而已,是将穷人负担的税赋,转移一部分到豪族身上,其实在减免丁口税和三饷后,豪族纳税也没有多,因此杨潮其实是通过这种方式,将减免的那部分实惠放到最底层、人数最多、怨气最大的百姓身上。

“杨都督体恤百姓,吾等替百姓感谢都督。”

豪族们一听三年后他们能少缴纳一半税收,当即夸奖起了杨潮。但是眼神中充满狐疑,谁会相信官府不搜刮呢。

“以这次清丈的田亩鱼鳞册为计,明年的夏、秋两粮当即减三成。”

杨潮明确表态,明年就开始减。而今年的夏粮秋粮早就完税了,因此等同于直接减税,南直隶七百万担税粮,减少三分之一那可是两百多万担呢,少了这么大一块,杨潮可养不起那么多兵。

所以杨潮还需要这些豪族答应:“不过本督要征商税。相信各位绅民会积极配合的。”

很奇怪,这些豪族对于杨潮收商税的反应比加粮税低多了,难道他们不知道杨潮加征的商税可能会很高,但是他们依然觉得土地才是根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