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怪这些被俘军士如此激动,自古以来,被俘士卒的下场除了被杀之外,就只有被卖做奴隶这一条路了,现在当奴隶居然还有饷银拿,而且还有希望重获自由之身,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了。
待详细听完赎身规定之后,这些后赵国士卒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份规定实在太让人匪夷所思。
林轻给这些普通后赵国官兵定的身价是每个人一百两白银,不管你是中、下级军官,还是普通大头兵,都是这个价位。
至于奴隶的饷银,则是分为四等大标准,在大标准之下,还有具体的小标准:
第一等是匠奴,凡是有手艺的被俘官兵都可以自己申报,经过考核之后,按手艺级别拿取饷银;
第二等是战奴,凡是身强力壮的被俘官兵可以申报,也要根据考核,按战力级别和在战奴中担任职务高低拿取饷银;
第三等是农奴,凡是擅长种地、养殖的被俘官兵可以申报,根据水平高低也有不同级别的饷银;
第四等是苦奴,凡是不属于匠奴、战奴、农奴标准的被俘官兵,统统归入苦奴一类,从事各种不需要任何技术的重体力劳动,这苦奴实际上就是为了日后开采矿山需要准备的矿奴。
乍看上去,林轻给这些被俘后赵国官兵制定的一百两银子赎身标准非常高,不过那些后赵国被俘官兵仔细研究了四等饷银详细标准之后,马上发现其实赎身并不是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在这四等饷银标准中,唯有苦奴没有级别之分,每月按照后赵**队中普通士卒饷银标准的四分之一拿取饷银;
农奴的最低饷银标准是后赵**队中普通士卒饷银标准的一半;
战奴的最低饷银标准是后赵**队中普通士卒饷银标准的四分之三;
匠奴的最低饷银标准则等同于后赵**队中普通士卒饷银标准。
最重要的是,除了苦奴之外,这只是其他三种奴隶的最低饷银标准,只要稍有些过人之处,拿到的饷银标准就可能甚至超过原先在后赵**队中的饷银!
这种待遇除了行动受限,顶着个奴隶的帽子不好听之外,简直比原先在后赵**队中当兵更为划算,而且,林轻特意着重强调了这些饷银每半年发一次,会实际足额发到每一个奴隶的手中!
这样的话,几乎所有奴隶实际拿到的饷银数,都会超过原先在后赵**中拿到的饷银数,毕竟能象信义军这样没有军官喝兵血的部队实在是特例。
对于那些靠着当兵养家的士卒来说,林轻的这些规定更是让他们彻底安下心来,如果他们不急着赎身的话,所有的饷银都可以照常托人捎回家中,或者能让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变得稍微安逸一些。
这些林轻煞费苦心琢磨出来的规定,就是为了能让这五万余名俘虏安心在“无忧领”扎下根来,自幼就被人拐卖的林轻,当然知道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就是让奴隶们安心的最好良药。
对于日后挣够饷银赎身的奴隶,也并不是可以一走了之,林轻规定的是可以获得“无忧领”居民的身份,享受信义军正式官兵的一切待遇,他相信一旦这些现在的奴隶知道信义军正式官兵的饷银标准,一定会毫无情绪的留下来。
在公布有待政策的同时,林轻也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所有匠奴、战奴、农奴,一旦出现逃亡情况,就立刻降为苦奴的身份,所有苦奴逃跑的,抓住之后立斩不赦!
对于匠奴、战奴、农奴中不执行命令的,工作出现失误的,消极怠工的,一经发现立刻降低饷银标准,待降至本等级最低标准以下后,也要降为苦奴身份。
让林轻没有想到的是,这套随着时间变化,变得越来越详尽的奴隶待遇标准,在日后竟然成为信义军对外作战时,瓦解对方斗志的一大助力,一旦信义军占据上风,敌对国家军队中拼死抵抗的越来越少,整建制投降的则比比皆是。
五万余名后赵国俘虏最后的整编结果让林轻有些吃惊,除了报名匠奴的少部分俘虏外,居然大部分都报名当了农奴,这也是后赵**队战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后赵国缺乏西秦国那样的尚武之风,军队兵员的主要来源就是那些生活潦倒的农民,进了军队后又缺乏训练,所以最拿手的还是种地、养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