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役的结果让法国的国王也是惊呆了,法国连忙派来使臣求和,甘愿把越南赠予大清为殖民地,且永不犯清。
其实按照李倓以往的性格,肯定会让法国付出点更大的代价。
可这一世不管做什么都特别不顺利的他接到了密探送来的消息——醇亲王病逝,李鸿章被囚禁,慈禧太后已再次掌权。
李倓捏碎了手中的酒杯,他就不明白了,李鸿章怎么变得这么弱,说被囚禁就囚禁了?
还有醇亲王,好歹曾经也是军机处的掌权者,怎么会在这种时候病逝,说不是慈禧太后背后操作他都不信。可是,醇亲王肯定会知道慈禧太后想要害他,可明明给了他绝对的权利和势力,怎么还是会被害死呢?
李倓内心恼怒,便派了这二十万大军之后,一个颇为优秀的年轻将领同五万大军来处理边关之事,处理后续工作。
而他本人,则是带着剩下的十五万大军班师回朝。
此时已经重新夺回宫中朝堂权利的慈禧太后摸着手中的玉玺,笑得妖媚异常说:“姜还是老的辣,小皇帝就算再厉害,也斗不过哀家……”
就在慈禧太后一个人自顾自开心的时候,边关急报到了:“太后娘娘!边关捷报!皇上打了胜仗现在已经班师回朝了!”
“什么!”慈禧太后手中的玉玺摔在了地上,她万万没想到,那个小杂种居然可以活着回来。
她明明和法国国王做了暗中交易,她会故意延迟粮草送到的时间。让法国在边关杀掉小皇帝,而他则是会把靠近越南的那块土地割让给法国作为殖民地,而法国国王会全力支持她夺回本属于她的荣耀。
可法国大军就这样输给了小皇帝?当时不是信誓旦旦的说什么新式武器威力惊人吗?
居然就被第一次当将军的小皇帝给打败了?
她不知道的是,她口中的小杂种可不是第一次打仗,而至于她的粮草计划……虽然说运送的确是慢了。
但是李倓这次的御驾亲征太得民心了,那战场附近的百姓都主动送来了一大堆吃的,吃都吃不完更不用考虑粮草的问题了。而且李倓也不是那种打拉锯战的类型,针对他的粮草计谋根本就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没什么卵用。
慈禧太后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她可比谁都知道大清的兵力到底是什么德行的,所以当初才会竭力反对反抗,而是想要签署和平条约。那可不是她懦弱,而是他打心眼里知道这次仗是不可能打赢的。所以在出错之后选择了蛰伏,因为她知道不可能打胜,她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候反扑就可以了。
剧本的最初都是按照她最初的设想走的,可是,为何小皇帝出征之后计划都变了?
难道那小杂种真的是什么天命所归?
慈禧太后的脸色铁青,她这次是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毕竟到时候小杂种带着大军归来,军临城下,就算她掌握了后宫和朝堂不是照样没什么办法。
而且小杂种这次打胜了那么得民心,皇宫的侍卫们也未必会为她效力。
慈禧太后到底是个狠毒的,聪慧的女人。
于是她咬着牙道:“打开城门迎接皇帝回宫,皇帝这次大胜,哀家可得好好为皇上庆祝。这件事,就教给李鸿章来处理吧!”
这般行为就等于是求和主动认输了,慈禧太后想着大不了还是原来那禁足的待遇,实在不行她就真的放弃朝廷的荣耀,去当个真正安稳的太后养老也好,可李倓肯定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
因为李倓回宫之后,就下旨以祸乱宫闱,谋杀醇亲王之名义,剥夺慈禧太后的太后身份,赏三尺白绫处死。
慈禧太后甚至都没来得及辩解就直接被强制处死了,她在宫里的人脉也好,势力也好,面对等同于逼宫般强势回归的李倓来说,根本就是虚无的存在。
曾经在大清朝无比辉煌被历史上记录为一代妖后的慈禧太后就这样,在一次次的作死之后,死于李倓的手中。
果然,人死如灯灭,活着的时候再怎么辉煌,死后也无法带走什么东西。
都是一口棺,一个人,就算陪葬无数也只是埋藏地下无所用处。
在她死后李倓也没有对她的遗体做什么不敬的事情,反而下令厚葬于慈安太后身旁,说是这对姐妹当年一起进宫,一起走到最高处,死后就让她们躺在一起吧。
而后,李倓也调查清楚了醇亲王的死因——被慈禧太后毒死。
至于李鸿章,李倓则是直接罢免了他,让他回家好好养老去吧。就算年轻的时候有才学,岁数大了也该休息的,不然和左宗棠一样,劳累一辈子却落不到一个好,那就实在是太辛苦了。
李鸿章最初以为李倓是恼怒他没坐镇好皇城,但看李倓赏赐他那么多东西之后,便放松了不少,专心养老去了,并告诫李家后人一定要世代效忠大清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