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戗安静的听完之后,和那义士的女儿一比,她似乎还算幸运的呢!
敲开第二户的门,里面走出一位六十来岁的清癯老者,卫戗从钵中倒影分辨出,这也是一个木偶。
随后见到正主,也是个老者,生着一副富态和善的模样。
化到两个金锞子后,卫戗退了出来。
境魑又来解释,这两个老者年轻时是同窗,后来生出罅隙,在朝堂上更是互不相让,一个主张变法,一个死守旧规,斗了三四十年,期间大起大落,后来变法的被守旧的搞成众矢之的,那都不算完,还要再接再厉,将变法的折腾到妻离子散,无家可归,最后主张变法的老者在被罢黜,他背着铺盖卷和守旧的老者当年送他的一卷帛书回返故里,却因抑郁成疾,在距家乡不足百里的地方倒下。
出乎境魑意料的是,这守旧的老者在接到看似恨不能把对方挫骨扬灰的劲敌的死讯后,竟当场呕出一口血,接着大病三个月,之后主动辞官。
再然后,守旧的老者就被境魑诓到这里来了。
这两人的争斗,卫戗早就听说过,但没想到那个失踪的守旧者居然在这。
不过默默听完后,卫戗莫名想起了她师父和北叟。
敲开的第三户人家,出来开门的是个年纪和她爹差不多的男人,卫戗通过金钵里的血水确认过,这是个人。
当然,这个男人守着的也是个木偶——从表面看来,是个身体佝偻,头发花白,喘个气都困难的老妇人。
卫戗确定这里除他两个外再没别人,接过男人布施的玉珠,退了出来。
这户人家的故事更简单,那老妇人曾经也是官家女郎,但她爹在对局势的判断上出现错误,站错阵营被抄家,时年仅十五岁的老妇人成了营妓,二十岁时,她爱上了一个军官,并生下一个儿子,但军官顾虑前程,并不承认这个儿子。
老妇人也考虑到自己的身份,怕儿子将来受人耻笑,抱着儿子逃了出去,到无人认识的边远小城住下来,靠做各种粗活累活艰难度日,结果儿子十岁那年染上恶疾,她求救无门,没办法重操旧业,筹钱给儿子治病,没想到被儿子撞见,而邻家们毫不避讳的议论也让儿子认定自己的母亲是个下贱的女人。
后来军官伤了命~根,家中妻妾只给他生了三个女儿,军官便想到了这个儿子,而当时老妇人和儿子在那个小城里已经没办法生活下去,母子俩又开始流离,也是巧,流离途中竟路过军官驻地,两人重逢后,军官留下了儿子,给了老妇人一笔钱,劝她为了儿子着想,有多远走多远。
老妇人思来想去,为了儿子的前途,咬牙离开。
她没从军官这里拿走一枚五铢钱,但军官回头却对本就对她心存不满的儿子说,他母亲当初拿腹中骨肉做要挟,军官因为没满足她的条件,她就带孩子跑了,现在又觉得养的辛苦,所以回来跟军官要一大笔钱,然后把儿子卖了……
多年后,长大成人的儿子建功立业,名震一方,老妇人却因生养儿子而落下一身毛病,连给人缝缝补补都做不到,她自知命不久矣,唯一的心愿就是再见儿子一面,于是端着破碗一路要饭找上门来。
那个风雨飘摇的夜晚,老妇人来到儿子家门外,但儿子却避而不见,老妇人边拍门板,边哭喊:“大将军,你就出来见见老妇人,就一眼……”怕损及儿子颜面,始终不敢喊出心中最想说的话——儿啊,娘来看你了!
翌日,门子开门一看,老妇人僵硬的侧靠在门板上,手还保持着拍门姿势,死不瞑目。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军官临终前向儿子坦露实情并忏悔。
又过了两年,儿子战败后又遭遇众叛亲离,他在怨愤过后,想的最多的却是那个雨夜在他门外苦苦哀求的母亲。
流放途中,被境魑诓进这幻境,见到幻化成老妇人的木偶,一面便彻底餍服。
境魑总结道:“你是旁观者,所以他们的行为在你看来愚不可及,但身为当事人的他们,因深陷其中,在当时是如论如何也不能看透的。”
卫戗安静的听完后,自嘲的笑了笑:“大家同是心中有愧人,一样的愚不可及,谁能看不起谁呢?”
因为不知道如何解脱,所以乐于自欺欺人!
从早到晚,一共进了一百六十九家,见识人生百态,世事无常,不过住在这里的人,心境都十分平和,一整天下来,卫戗虽没找到爹,但收入可观,只是对着这堆成一座小山似的,“化缘”得来金银珠宝,卫戗除了唉声叹气,再没别的情绪。
“姨婆”对于她的晚归机械的责怪几句也便完了,而“诺儿”和“芽珈”,早就歇下了。
第二天又走了一上午,还是一无所获。
吃午饭时,卫戗甚至猜测他爹的心魔或许是因为没趁着年轻,和虞姜再生几个厉害的儿子出来继承家业,所以倍感遗憾,现在正做梦生儿子呢!
听完卫戗的话,不用吃饭的境魑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过去,思来想去,境魑小声道:“当然,如果你实在想不出令尊的心魔,还有另一个办法。”
卫戗挑眉:“什么办法?”
境魑从背着的竹笈里掏出那条少女手腕粗的软皮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