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旃林提终于耐不住好奇,接口说道:“中土人不是以忠义为先嘛?怎么到了你这里就变成了迂腐呢?”
杨素叹道:“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自古到今,名臣良将多以忠义为先,这本是我中土沿传已久的为人信条之精髓,但是,正因为都尊崇了这个信条,结果使多少人落得个身首异处,家破人亡。所以我认为忠义为先应该在识时务的基础之上,我们古语有句话,叫做‘遇文王兴礼乐,逢殷纣动刀兵’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俯身于明君之下,应当忠义侍奉,纵是百死,又有何妨?若是惨遇昏君,纵然死谏,也只不过是对牛弹琴而已,何苦搭上一天性命呢?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忠义为先固然是美德,可那是要有前提的,若是盲目尊崇的话,在杨素来确实是迂腐透顶的做法,殊不足取。”
其实杨素说出这些话并没有抱着戏谑的态度,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他对为官处世的一个态度。
在杨素来,古往今来那些愚忠的人实在是木榆脑袋,像子比干、关龙逄这样的人,不分好歹的对着殷纣、夏桀那样的暴君一个劲儿地进谏,无疑是愚蠢之极的做法,用杨素的话来说,就是迂腐透顶,殊不可取。
迦旃林提听过之后不置可否,倒是刘寄北心中划起了涟漪,他真的没有想到以杨素如此的年纪,竟是能有这么多古怪的想法。“君为臣纲”言传至今已经深入民心,无论君王怎样,做臣子的都应该马首是瞻,即使是君叫臣死,那也只能是臣不得不死,哪里轮得着有选择的余地啊?而杨素的这一番话分明就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一个挑衅,不是君择臣,而是臣择君了,这分明就是大逆不道。
不过,面对杨素的一番话,刘寄北还想不出什么理由来加以辩驳,于是他继续保持沉默。
杨素到迦旃林提和刘寄北都没有说话,本想继续说下去,忽然听到门外一阵脚步声传来,接着只见门帘一挑,杨约带着俩仆人进来了。
却听杨约笑吟吟的说道:“亏得爹爹早就准备了酒菜,要不然还真得让你们多等一会儿。”
刘寄北望向杨约身后的那俩仆人,只见俩人手里各自提着一个食盒,出于本能,他情不自禁地咽了一下口水,暗道:这几日只是吃些干粮,嘴里面还真不是滋味。
想到此处,他将目光落到了食盒的盖子上,眼见着两个仆人十分麻利地打开后,屋里顿时弥漫起饭菜的香气,更惹得他食指大动。
俩仆人摆好碗筷之后,便低着头走了出去,只听杨素笑道:“这几天我们结伴而行,谁也没怎样吃好,如今到了我的家里,表兄和大国师便不要客气。”
他说着说着,便将眼光盯在了迦旃林提的身上,口中不停的继续说道:“尤其是大国师,也不知躲在深山老林里多久了,鄙府上的饭菜虽是没有什么出奇之处,总该也胜过那山间的粗茶淡饭了,大国师尽管敞开了肚子吃,千万莫要委屈了自己。”
迦旃林提一世苦行,向来都是遇到什么吃什么,菜蔬也好,鱼肉也罢,从来不挑食,食物对他来说,只是一种饱腹的东西,如今一听杨素这番略带羞辱的话,心中自是十分生气,于是他冷冷的说道:“口腹之欲只是为了满足那些俗人,本国师对这些东西并不感兴趣。”
杨素并不理会,他将伤腿从床榻放了下来,摆好姿势,拿起碗筷便吃了起来。
【今日还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