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市青旗小,小大持弓矢。
矢射狼星北,北瞰独仙府。
刘旭星崇尚古字的神奇力量,觉得北字很奇妙。仙云寒锁碧瑶天,突兀吟坛北斗边。于是决定炼制含北字的宝字灵钟。此外,还利于创作出含北字的文佑宝诗、战诗词、嵌名联、藏名诗、相关创意作品等。
刘旭星一共找到64句含北字的今音契合四声喜全递的五字句,北字的文气等级是64级。
含北的四转红句有一句,想知道是哪句吗?
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长歌一写孤愤,西北望长安。(元元好问《水调歌头长源被放,西归长安,过予内乡》)
3、侧身西北望长安(明吴宽《送胡彦超》)
4、举头西北望长安{鹧鸪天(近现代顾随)}
说明:含“西北望长安”的句子获得四位文人的认可,至少载入四本书籍,文运之气比较强盛,“西北望长安”是妙笔镇天境的四转好句。
64句含北的声动好句:
第一句:关河北信赊12341(唐代张说《岳州作》)
关河的内涵:
1。指函谷等关与黄河。《史记苏秦列传》:“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张守节正义:“东有黄河,有函谷、蒲津、龙门、合河等关。”《宋书范泰传》:“近者东寇纷扰,皆欲伺国瑕隙,今之吴会,寧过二汉关河,根本既摇,于何不有。”唐章碣《焚书坑》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2。关山河川。《后汉书荀彧传》:“此实天下之要地,而将军之关河也。”宋陈师道《送内》诗:“关河万里道,子去何当归。”清张际亮《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诗:“空山冰雪卧懒出,征斾关河送敢负?”
第二句:津亭北望孤12341(唐代杜甫《大历三年春,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
第三句:凄凉北望心12341(宋朝张蕴《多景楼》)
第四句:三年北信疏12341(唐代李白《秋浦寄内》)
第五句:桑榆北地阴12341(唐代张九龄《别乡人南还》)
桑榆的内涵:
1。桑树与榆树。汉刘向《九叹怨思》:“孤雌吟於高墉兮,鸣鳩栖於桑榆。”《晋书夏侯湛传》:“鸿鵠一举,横四海之区,出青云之外,而尺鷃不陵桑榆。”
2。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唐刘知几《史通叙事》:“夫杲日流景,则列星寝耀;桑榆既夕,而辰象粲然。”清魏源《客怀八首柬龚定庵舍人》诗之四:“安得遵云衢,及此桑榆光。”
3。《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黽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因以喻事之后阶段。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桑榆儻可收,愿寄相思字。”金元好问《酬韩德华送归之作》诗:“桑榆儻可收,岁事在穮蓘。”刘国钧《辛壬之间杂诗》之四:“兵諫匆匆事有无,将军计已失桑榆。”
4。比喻晚年;垂老之年。《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李善注:“日在桑榆,以喻人之将老。”《隋书王韶传》:“加以今年六十有六,桑榆云晚,比於畴昔,昏忘又多。”宋范成大《次韵郑校书参议留别》:“后会吾衰矣,桑榆一茧丝。”清沉起凤《谐铎虎痴》:“况我年近桑榆,家无兰玉。”
5。喻指隐居田园。《魏书逸士传眭夸》:“或人谓夸曰:‘吾闻有大才者必居贵仕,子何独在桑榆乎?’”
第六句:书来北岳僧12341(唐贾岛《让纠曹上乐使君》)
第七句:天门北望深12341(唐代陈陶《自归山》)
天门的内涵:
1。天机之门。指心。《庄子天运》:“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成玄英疏:“其心之不能如是者,天机之门拥而弗开。天门,心也。”
2。指鼻、口或天庭。《老子》:“天门开闔,能无雌?”河上公注:“天门,谓北极紫微宫……治身,天门,谓鼻孔。”按,朱谦之校释以为“无雌”当作“为雌”。《黄庭内景经隐藏章》:“上合天门入明堂。”务成子注:“天门在两眉间,即天庭是也。”
3。天宫之门。《楚辞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也……经纪山川,蹈腾昆命,排閶闔,沦天门。”高诱注:“天门,上帝所居紫微宫门也。”唐韩愈《孟东野失子》诗:“乃呼大灵龟,骑云款天门。”
4。指皇宫之门。唐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天门日射黄金牓,春殿晴曛赤羽旗。”
5。星名。东方七宿角宿中之两星。即室女座53、69。
6。牌九赌博,庄家对面称天门。《老残游记》第十九回:“第二条拿了个八点,天门是地之八,上下庄是九点,又赔了一个通庄。”
7。草药名。《宋书谢灵运传》:“寻名山之奇药,越灵波而憩辕。採石上之地黄,摘竹下之天门。”
第八句:春鸿自北飞12431《送李二十四移家之江州》(唐刘长卿)
第九句:蹉跎在北京12431(唐代韦应物。《沣上寄幼遐》)
北京的内涵:
1。指建康。即今南京市。南朝宋都建康,位在当时疆土之北,因谓之北京。《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李善注:“言庾被召而旋帝京,己守官而莅南服也。”
2。指京口。在今江苏镇江市。京口是南朝宋的发祥地,文帝又生于其地,因称之为北京。《宋书文帝纪》:“朕违北京,二十餘载,虽云密邇,瞻途莫从。”
3。指平城。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北魏于太和十九年自平城南迁都洛阳,因称旧都平城为北京。《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郑道忠墓志>》:“奄就北京,遂同南面。”《魏书袁翻传》:“又北京制置,未皆允帖,缮俢草创,以意良多。事移化变,存者无几,理苟宜革,何必仍旧。”
4。指太原府。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唐和五代的唐、晋、汉都发祥于此,因谓之北京。唐钱起《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将略过南仲,天心寄北京。”《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天福十二年夏﹞甲午,以判太原府事刘崇为北京留守。”
5。指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因宋真宗曾经驻跸于此。《宋史仁宗纪三》:“﹝庆历二年五月﹞戊午,建大名府为北京。”
6。金天眷元年改辽上京临潢府为北京。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波罗城。见《金史熙宗纪》。
7。金贞元元年迁新都于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市),以旧都中京大定府在新都之北,改称北京。故址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见《金史海陵纪》。
8。明初指开封府。即今河南开封市。《明史太祖纪一》:“﹝洪武元年﹞八月己巳,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
9。明永乐元年,成祖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即今北京市。永乐十九年,自应天(今江苏南京市)迁都顺天,改北京为京师。洪熙元年,拟还都应天,复改京师为北京。正统六年,定北京为国都,又改称京师。历清直至辛亥革命后,相沿不改。但习惯上自明永乐以后都称北京。
第十句:风传渭北秋12431《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徵》(唐代岑参)
第十一句:江流向北宽12431(唐耿湋《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第十二句:江云暗北津12431(唐柳宗元《梅雨》)
第十三句:堪闻雁北飞12431(唐代李端《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第十四句:趋陪盛北宫12431(唐代褚琇《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风字)》)
北宫的内涵:
1。古代王后所居之宫。《周礼天官内宰》:“宪禁令于王之北宫而纠其守。”孙诒让正义:“古者宫必南乡,王路寝在前,谓之南宫……后六宫在王六寝之后,对南宫言之,谓之北宫。”《左传襄公十年》:“子西闻盗,不儆而出,尸而追盗。盗入於北宫,乃归,授甲,臣妾多逃,器用多丧。”
2。指后宫。《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西施斥於北宫兮,仳倠倚於弥楹。”王逸注:“言西施美好,弃於后宫,不见进御。”
3。汉宫名。在长安。汉高祖时建,后武帝增修之。《汉书东方朔传》:“常从游戏北宫,驰逐平乐,观鸡鞠之会,角狗马之足,上大欢乐。”《三辅黄图汉宫》:“北宫在长安城中,近桂宫,俱在未央宫北,周回十里。高帝时制度草创,孝武增修之。”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之二:“烟生窈窕深东第,轮撼流苏下北宫。”
4。汉宫名。在洛阳。汉明帝永平三年建。《后汉书明帝纪》:“﹝永平三年,﹞起北宫及诸官府。京师及郡国七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