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大军回营。”
战鼓响起,梧州军缓缓退回南岸,龙兴荣正要率军回营却见桃花急匆匆跑过来。
“殿下,大事不好,西北又反了。这一次是西北甘州和陕州节度使联合起兵造反,如今西北除金平二州之外,已全部沦丧反贼之手。陛下令龙卫军回师驻守晋阳,准备应对反贼进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那些拿着国家俸禄的人也心存不轨吗?传令,全军回师晋阳,桃花随孤回京面见父皇。”
其实何止是甘陕二州节度使,西北各地节度使哪个不是趁此时机,大打出手互相征伐,抢地盘抢人口壮大自己的实力。壮大自己所为何来,还不是想有朝一日能够称王称霸,自己说了算。
龙兴荣怒气冲冲的赶回奉天,见了肃正帝第一句话就是建议收回军权交给自己,朝中所有的大将军一概让他们回家养老。应该说龙兴荣此举是有些意气用事,但他毕竟还年轻,以前也没经历过这样的考验,说出这番话可以理解。但是肃正帝却深以为然,就连左仆射李克等人也是大赞太子龙兴荣有胆有识,提出的建议是现在最好的办法。
龙兴荣本来是怒气冲冲的,经过李克一伙人的吹捧,也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个有为之君,将帅之才。他满心欢喜的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了牛天赐。哪知道牛天赐的回信给龙兴荣兜头泼了一瓢冷水,天赐严厉的批评了龙兴荣自作主张的举动,同时还指出臣子是君主的臂膀,君主只有合理使用臂膀却从无自毁臂膀的道理。牛天赐还直言不讳的指出渡江一战的错误之处,提醒龙兴荣不可因怒兴兵,更不能意气用事。本来是想和大哥分享喜悦的龙兴荣立刻变得不高兴了,他找到李克把自己的想法和不满一股脑的说出来。龙兴荣虽贵为太子,但论年纪也不过是十**岁,在现代也就是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校门,正是好面子的时候。他本意是想一下牢骚,哪成想李克却说出了一番让他胆战心惊的话。
“殿下待牛候情同手足,牛候所请殿下无不遵从。臣请问殿下,殿下和牛候谁为君,谁为臣?”
“舅舅的意思是说孤太过依仗牛候了?可是以往大哥说的都对呀,我怎能不听他的?”
“殿下,牛候的确是个杰出的人才。但是离开陛下和殿下的帮助,牛候还能有如此功绩吗?至少不会这么快,这么大吧。其实牛候之前说的那些策略,殿下也不是不能想出来。只不过那时候殿下还小,没有临朝理政,对于天下事物了解不多而已。如今殿下自领一军,也算是历经沙场的少年英杰,偶有一败算的了什么,这天下就没有不打败仗的将军,只不过是多与少的区别而已。牛候如此苛责殿下的确是过分了,就算说的有理也应顾及到君臣之礼。殿下将来登基称帝之时,难道希望每说一句话的时候,牛候就跳出来挑剔不止吗?若如此帝威何在?君臣之间本末倒置乃是大忌,史上很多权臣并不是一开始就表现的锋芒毕露的。依臣之见,殿下该让牛候冷静一下了。”
“这怕是不妥吧,伤了兄弟之间的感情就不好了。”
“殿下怕伤了兄弟之间的感情,那为何不把大燕江山分给牛候一半呢?”
龙兴荣瞪大双眼看着李克,说实在的他一直把牛天赐当作大哥看待,从没想过自己将来称帝之后应该怎么去面对牛天赐。
“殿下,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有错臣应主动承担过来。殿下渡江失利难道就没有牛候的一点责任?殿下也曾问计于牛候,但牛候是怎么回答殿下的?为臣子者不向君主陈明厉害,反而事前故弄玄虚,事后说三道四,这本身就是大不敬,殿下三思啊。”
“舅舅,为今之计我该如何?”
“陛下不是招牛候回朝吗,到时候殿下还是一如既往对待牛候,找个机会和牛候深谈一次,看看牛候的反应。依陛下的意思,怕是要将飞虎军团召回,命牛候平叛。我看不如殿下自请率军镇守平戎草原,让牛候率领各路兵马平叛,飞虎军团就留在四州之地,免得在出其他事情,不知殿下以为如何?”
“舅舅,我知道您是一向疼我的,而且事事为我考虑。尽管我不愿意,但我知道,作为国之储君,未来的皇帝,有些时候也不得不这样做。”
“太子殿下英明。”(未完待续。)8
</br>